【儀器網 食品檢測】近日,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在發布的《2018年生物技術及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中指出,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達到25億公頃。轉基因作物自1996年開始進行商業化發展以來,它的種植面積和種類不斷擴大,到2018年增長了將近113倍。2018年轉基因作物面積排行顯示我國種植了290萬公頃轉基因棉花和木瓜,排名第七。
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首例轉基因番茄出現在美國市場,此后進入商品化生產并投入市場。21世紀以后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發展迅速,1998年轉基因植物種植面積只有2780公頃,到2018年短短20年時間已經增長到25億公頃,可見其發展速度之快。
轉基因技術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并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外源性基因性狀的過程。而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獲得的轉基因生物品系,且以此為原料加工生產或者直接食用的食品。
轉基因農作物之所以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與其自身優越的性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轉基因農作物相較于一般植物具有產量高、生產成本低、抗病蟲害、病毒能力強、產品耐貯性高等諸多優點。但我們都知道,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它決定著生命體的基本構造和性能。生物體的生長繁殖、衰老病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不同的基因決定著生物體的不同性狀,轉基因技術將不同來源的基因片段人工合成為新的DNA,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引起受體生物產生各種無法預料的變化,進而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正由于這種技術的不成熟及不確定性,使得轉基因食品一直飽受人們的爭議。
目前科學界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還未給出明確的結論,沒有科學實驗及理論能夠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是安全無害的,也沒有明確可信的依據能證明它是有害的。因此轉基因食品還缺乏長期的監測分析和研究,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待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發展。轉基因作物檢測可分為外源蛋白質及外源基因(DNA)的檢測。外源蛋白質檢測是指從蛋白質水平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檢測,主要采用的是免疫學檢測法,即酶聯免疫吸附法和試紙條法。而外源DNA的檢測主要是通過對轉入的外源基因進行PCR擴增,然后進行紫外或熒光檢測。熒光定量PCR技術可以通過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號積累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再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這種檢測方法采用全封閉反應,污染較小且靈敏性高,近年來已被廣泛用于轉基因食品的定量檢測。
雖然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待商榷,但其種植面積確實在連年上漲,想必轉基因食品及其產物也在日益增加,如果擔心這類食品的健康安全問題,購買時應該仔細確認。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